
什么是费曼学习法
费曼学习法的灵感源于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理查德•费曼(Richard Feynman),
运用费曼技巧,你只需花上20分钟就能深入理解知识点,而且记忆深刻,难以遗忘。
知识有两种类型,
我们绝大多数人关注的都是错误的那类。
第一类知识注重了解某个事物的名称。
第二类知识注重了解某件事物。
这可不是一回事儿。
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家理查德·费曼(Richard Feynman)能够理解这二者间的差别,
这也是他成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。
事实上,他创造了一种学习方法,
确保他会比别人对事物了解的更透彻。
费曼学习法可以简化为四个单词:
Concept (概念)、
Teach (教给别人)、
Review (评价)、
Simplify (简化)。
费曼学习法的提出者
理查德·费曼,
196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,美籍犹太人。
理论物理学家,量子电动力学创始人之一,纳米技术之父。
因其对量子电动物理学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。
他被认为是爱因斯坦之后最睿智的理论物理学家,
也是第一位提出纳米概念的人。
费曼学习法的四个步骤
该技巧主要包含四步:
第一步:把它教给一个小孩子。
拿出一张白纸,在上方写下你想要学习的主题。
想一下,如果你要把它教给一个孩子,你会讲哪些,并写下来。
这里你的教授对象不是你自己那些聪明的成年朋友,
而是一个8岁的孩子,他的词汇量和注意力刚好能够理解基本概念和关系。
许多人会倾向于使用复杂的词汇和行话来掩盖他们不明白的东西。
问题是我们只在糊弄自己,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也不明白。
另外,使用行话会隐藏周围人对我们的误解。
当你自始至终都用孩子可以理解的简单的语言写出一个想法(提示:只用最常见的单词),
那么你便迫使自己在更深层次上理解了该概念,并简化了观点之间的关系和联系。
如果你努力,就会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地方。
这种紧张状态很好——预示着学习的机会到来了。
第二步:回顾。
在第一步中,你不可避免地会卡壳,忘记重要的点,不能解释,或者说不能将重要的概念联系起来。
这一反馈相当宝贵,因为你已经发现了自己知识的边缘。
懂得自己能力的界限也是一种能力,你刚刚就确定了一个!
这是学习开始的地方。
现在你知道自己在哪里卡住了,
那么就回到原始材料,重新学习,
直到你可以用基本的术语解释这一概念。
认定自己知识的界限,
会限制你可能犯的错误,
并且在应用该知识时,
可以增加成功的几率。
第三步:将语言条理化,简化。
现在你手上有一套自己手写笔记,
检查一下确保自己没有从原材料中借用任何行话。
将这些笔记用简单的语言组织成一个流畅的故事。
将这个故事大声读出来,
如果这些解释不够简单,
或者听起来比较混乱,
很好,这意味着你想要理解该领域,还需要做一些工作。
第四步(可选):传授
如果你真的想确保你的理解没什么问题,
就把它教给另一个人
(理想状态下,这个人应该对这个话题知之甚少,或者就找个 8 岁的孩子)。
检测知识最终的途径是你能有能力把它传播给另一个人。
这不仅是学习的妙方,
还是窥探不同思维方式的窗口,
它让你将想法撕开揉碎,从头重组。
这种学习方法会让你对观点和概念有更为深入的理解。
重要的是,以这种方式解决问题,
你可以在别人不知道他们自己在说什么的情况下,
理解这个问题。
费曼的方法直观地认为智力是一个增长的过程,
这与 Carol Dweck 的研究非常吻合,
Carol Dweck 精确地描述了停滞型思维(fixed mindset)和成长型思维(growth mindset)之间的区别。
One can only learn by teaching.
一个人只有通过教学,才能学会什么。
学习金字塔:
通过理解,重构,
呈现的方式达到学习的效果.
即以教为学.
哈佛大学学习吸收率金字塔,
最好的学习效果是教别人或立即应用.
教学:教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.
论语: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.
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,
尽量与自己掌握的其他知识建立关联.
形成网状结构,
更便于自己理解和掌握,
只有自己会,才能转化后再讲给其他人.
这个逻辑自己要厘清.
不然一说就错,说的越多,错的越多.
表现出来就是逻辑不清.
概念讲解:WWHP
1,what:概念的名称.
(是什么?)
2,why:解释:概念的来源,含义,
(为什么?)
3,How:怎么理解,举例说明.
(怎么做?)
4,Repeat:反复练习,试错.
(做什么?)

本文链接:https://qq8652.cn/post/14.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!
发表评论